前言:
学生成长基金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全面成长,培养青年精英学者而设立的一项助学金。自2007年成立以来,依靠着一批又一批热心的校友、企业和社会善心人士,历年累计资助学生已达数千人,总资助金额超千万元。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该项基金,学生成长基金理事会于2010年设立。理事会发展至今,队伍逐渐壮大,目前由近40位长期关心学生成长基金的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及学院内部老师组成。
一年一度的学生成长基金理事会会议也成为了理事和学生们面对面沟通的好契机,接下来,我们将分多期为大家呈现学生成长基金理事访谈系列,分享受助学生们和部分热心的校友学长、学院朋友们的心灵对话。
人物简介: 贾宗达 2009级复旦大学EMBA校友/2012级复旦-城大工商管理博士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在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2015年至今在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担任高级合伙人。 |
贾宗达校友
每当贾宗达校友踏入学院,他的称呼就变成一声声亲切的“贾师兄”。在校友们眼中,他是“凝心聚力、默默付出”的“年级长”;在同学们眼中,他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他常常以兄长的宽阔胸怀关心后辈,以学子的反哺之心投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力所能及地将心中大爱传递给更多和他一样心系母校的校友及同学们。
Q:这么多年来,您始终关心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是什么信念让您经年累月的坚持呢?
A:我每一年都会尽自己所能参与到学院的工作中来,比如组织班级活动、倡议募捐、公益授课等等。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可以冲在最前面。对于服务班级、项目和学生,我是怀有真诚之心和饱满热情的,也希望能以此感染更多校友参与进来。因为学院的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提升,而我们也应在自己的各行各业为学校添光增彩,这是一种互相提升、互相成就。
Q:您资助这些学生时,对他们有什么期待呢?
A:我们都是复旦人,结缘复旦,结缘复旦管院,我和你们的师兄师姐们都希望自己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反哺。通过资助,通过一年年来这里参加理事会议,我感受到我们实际上是在共同成长,学生在学生的轨道上成长,我们在我们的轨道上成长,但是这两条轨道在复旦管院这里交集在一起。我们这些读EMBA项目、DBA项目的师兄,在工作了一二十年以后,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去尽我们的力量,使后辈在学院发展得更全面。
我们资助的同学中,参加硕博连读和海外交流的比较多。我很期待参加每年一次的学生成长基金理事会议,因为这是让我们与复旦管院相连,与复旦管院的学生相亲,与学生成长相通的一次宝贵机会。
Q:学生成长基金运行了这么多年,您参与了这么多年,您最认可的地方有哪些?对于它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呢?
A:学生成长基金切实地让同学在学习、科研,包括海外交流方面拥有更专注的环境。所以,我希望MBA、EMBA、DBA的老同学们都参与进来,和同学们结缘,帮助他们成长,为学生成长基金多奉献一些,使学子们能够在未来发展更好,这是与快乐相生相容的事情。